今晚,国剧武侠重回顶流!
小二,上酒。
等他太久,终于来了。国产武侠的老酒,等他今晚一夜煮沸。年度压轴爆款的位置,先给他留着——《雪中悍刀行》。
不必多说观众有多期待了吧。
烽火戏诸侯历时五年创作的武侠玄幻小说,461万字的大作。有人说,读了几十章读不下去了。但,若你读下去了。没人能不成为北椋人。
这不仅是以徐风年的角度,精心编制的一副格局恢弘、故事线极尽紧密的江湖&家国画卷。
更是一个武侠迷的梦。
将这个梦从文字变成剧本的,是《庆余年》的编剧,王倦。主演,依然是《庆余年》的张若昀。
就连“司理理”李纯、“二皇子”刘端端、“童年范闲”也来串了个门。
但,还有胡军、刘佩琦、田小洁、于荣光、杜玉明等实力派,更有李庚希、张天爱、文咏珊、董洁等一票美女演员。局,依然是新局。
风吹过好几轮,该来的总会来。
入冬天正寒,老友且加衣。天冷的时候,正适合用《雪中》下酒。
播出平台,是央视八套和腾讯,牌面妥妥的。点映的口碑传来,在雪地里生了一堆火,火苗令人上头。观众评价一句话概括:超出预期。
具体好在哪里?细节有侠意,角色有人情,故事有嚼劲。
再看一句主演张若昀的访谈,问:两人人物有何不同?答:范闲落笔在孤独,徐凤年落笔在失去。
听出来了吗?那是国产武侠重回顶流的风声。
雪,更浓了。
引子:武侠王作,王倦宇宙
看剧之前,先看两个人。
哪两个?一个烽火戏诸侯,一个王倦。
先问一句,何为雪中悍刀行?
是那个胡润文学价值IP榜上拿下了第9名的傲人成绩的王牌小说,还是武侠迷中金庸、古龙两大宗师后,最好的古风武侠。
为何是他?烽火戏诸侯。
一句话,江湖感。
金庸之后,能集恩怨、亲情、信念于一身,却又不失风流的侠义江湖,唯有他。
四百多万字,哪怕是一个小角色,都栩栩如生。
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雪中的江湖不是虚拟的,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更因为它与爽文截然不同的那种:气度。
网友常调侃《雪中》:感情貌似很淡,但情绪却很浓。相比欲罢不能,为爽感而爽感,《雪中悍刀行》在意的不是一章一节的快意,而是整个江湖画卷的云卷云舒。
小说,自然是没话说,但国产IP,改编毁剧者,自不在少数。
成败起点,在于影视行业中最重要,但在我国影视行业中,最默默无闻,最被忽略的:编剧。
但《雪中悍刀行》的编剧,却声明显赫。
凭什么?《庆余年》。令早就佳作等身的王倦,彻底出圈。
现在王倦手头已确认第二季的项目就有三部,分别是《大宋少年志》、《庆余年》和《雪中悍刀行》,还有肖战主演的《斗罗大陆》,也在计划中。
有第二季,简而言之,就是第一部成了。
起码三部剧都有第二部,就是王倦的剧,做一部,成一部。
难怪小破志的剧迷调侃,万万没想到,编剧太靠谱竟然也会成为第二季上线的难题。再等,只剩大宋中年志了。
请来王倦,就要接受王倦的风格。
一,喜头悲中。王倦作品,往往开局幽默,过程轻松,比如《雪中》第一集,就出现了徐凤年喊着“打死不孝爹”的口号追赶父亲的徐家父子的趣味打闹戏。
但,喜趣只是王倦埋下的引子,早晚,要向观众收回利息。
二、侠骨人心。关于《雪中》,王倦有句总结:侠义心人世情,鲜衣怒马市井小民。
看过《庆余年》的,就不必担心世子和老黄的主仆情,也不必担心两代北椋王的父子情。
三、各有风骨。相比《庆余年》总体偏喜轻松的风格,雪中的整体基调是厚重的,开场搞笑,故事走向,终究是悲凉。
再就是,原著偏向于玄幻武侠,而到了剧本则是主打武侠。
故事:家国江湖,破局而立
现在,可以说《雪中》了。
400万字,到底说了一个什么故事?表面看,说的是 “天下第一纨绔”北椋世子徐凤年看似按老爹的套路下棋,实则踏雪独闯天涯,力抗命运安排,最终扛起北椋战旗,成长为北椋王合格接班人的故事。
这个剧情简介,多半书迷不会认同,可让书迷用两句话概括故事,说不出来,为何?
因为《雪中》本就有意杜绝直给的叙事方式。故事,太宏大,一言难说尽。
这意味着剧集绝不是一部打着武侠旗号撒狗血的爽剧。
它不一味追求连续的紧张和反转。
而把更多功夫花在人物内心和江湖庙堂格局的雕琢。
什么是雪中悍刀行的格局?是江湖,庙堂,是武功、修为,也是对人物命运的珍重。
故事中江湖和庙堂故事是并行的,庙堂之上有文无敌张巨鹿的兴衰,有王朝的更迭,沙场之中有北椋王徐骁的生死引发的天下变局,以及由此引发的北椋北莽大战。
而江湖故事,又和庙堂故事往返交错。
徐凤年的人生,一开场,就处于江湖和庙堂的危机重重中。
这种危机感幻化成了一种故事上的张力。
如果说金庸是家国天下,古龙是快意恩仇。
那么在故事的内核上,《雪中》则是藏着家国天下的嬉笑怒骂、快意恩仇。
故事的核心,侧重于让主人公与自己战斗,武功不再是人物成长主线,甚至权斗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雪中》讲述的是大时代里渺小的“炮灰”,亦是风雨里不知疲倦的“豪侠”。
这个故事,不仅是入局,也是破局。
演员:张若昀再挑大梁,七大上品选角稳了
无人可以否认,《雪中》虽然是以徐凤年为主线,但却不是徐凤年一个人的雪中。
故事对各种支线中的人物的塑造绝对是网络小说甚至是小说中的佼佼者。
书中有无数的江湖高手,三教仙人,惊天谋士,红颜佳人。
但要想进入《雪中》的节奏,就必须读懂剧中的绝对主角:徐凤年。
预告片里,各个镜头,展现了他身上的复杂情绪。
彷徨、坚定、疲惫、悲伤、喜悦。
一句话,一个被生活磨练得被迫早熟的人。
很多观众认为张若昀身上的气质与原著小说中的徐凤年不太符合。
我反倒认为,这个选角,正合适。
徐凤年什么人?被世人戏谑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徐草包”。
实则胸藏沟壑,聪明绝顶,拥有一颗机敏玲珑心。
否则,他老爹何须人物,怎可能以整个北椋相托?
但理解这个人物的灵魂,“‘烽火戏诸侯’说的一个点是关键:“从小别人没有的东西,徐凤年都有,所以别人在乎的东西他不在乎。但是他从小失去了母亲,所以别人觉得很自然的一些事情,他却特别在乎。他一直想抓住身边的亲人,但是一路行走,一路失去。所谓的很多责任,是别人对他的期待,而他真正想要抓住的东西,其实是他不断失去的。”
因此徐凤年的成长线,既有初混江湖的痞劲,也走深入江湖的沉稳,以及登顶北凉王王座后的霸气。
这样兼具少年气质与老练品性的人,才能在身边聚集起一众歪七塑八的一等一的天下能者。
这样一个神仙一般的人物,怎么演?
张若昀的演法,是先撕掉角色那层金光闪闪的圣衣。
然后再让观众看到另一个字:忍。
貌似浪荡、撒野,实为弃刀藏拙。
为何?
当年徐骁灭六国,创立北凉军。离阳君王对徐骁不利,徐骁怀胎的妻子吴素为救徐骁,导致生下次子徐龙象之后离世,此为京城白衣案。
年幼的世子徐凤年想为母亲报仇,但谋士李义山授意世子伪装成纨绔子弟,由此有了日后的徐凤年。
一个人,忍一时,是为风平浪静。
若忍了小半生呢?
那就像尼采说的:人如果不听命于自己,就受制于他人。徐凤年,是断不会听命他人的。
剧中有场戏,换上白衣造型的徐凤年傲然望向远方,手中不断蓄势,那是他藏不住的志向:总有一天,他会杀杨太岁,当年京城白衣案的关键人物。
他会截杀皇子,案件背后的真正主使。
还会在凉莽大战之前,斩杀王仙芝,为老黄报仇。
总有一天,他会成为四大宗师。
不露峥嵘的人物塑造,靠的不只是演员。更需要足够的情感蓄势、情节铺垫。
《雪中》花大量笔墨,要把这个“忍”字刻进肌理,入木三分。
为的,就是立住一个人。
其他选角又如何?先说我心中的上品。
第一位,胡军饰演的徐骁。
又一个许多观众心中的下品。
为何,十岁从军杀人,戎马一生,从一个率八百辽东老卒出关东的杂号将军杀灭春秋六国,马踏江湖,变成春秋三大魔头中的人屠,用了四十余年,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北椋王,坐拥三十五万北椋铁骑,胡军不适合?
但在原著中,徐骁一出场,就已经是背驼腿瘸,接近暮年之人。
观众怕的,是胡军过分雄姿英发。
但看过剧就知道,多虑了。
剧中一开场,就是徐凤年,面对老父亲苦口婆心的劝说,漫不经心吃着菜,一副胸无大志的纨绔形象。
而以硬汉形象著称的胡军,演的早不是徐骁正值壮年的样子。
而是一个独自咽下亡妻之痛的,再“普通”不过的父亲,这个选角,绝。
第二个上品选角:高伟光版陈芝豹。
北椋王徐骁六义子之首,北椋第一名将,人如其名知恩图报,重情重义。横刀立马,英气逼人。
高伟光一出场,已经是书中的白衣兵仙。
第三个上品:张天爱版南宫仆射。
天下第一美人,因脸型像狐狸,杏眼桃花眸,被徐凤年取名白狐儿脸。
但这位天下第一美人,可是和所有武侠小说的第一美人不同,别的第一美人是跟随王者,她是自己追逐天下。
张天爱早在预告片中一身白衣斗笠女侠扮相出镜,就已经赢得一片喝彩,正剧中她也不是娇滴滴的病态之美,而是眉眼之间带有英气的女侠。
再剧透一句,全剧前五集中最精彩的打斗,不是出自男主,而是她。
第四个上品,也可能是绝品:杨皓宇饰演的“剑九黄”。
一位内藏乾坤,平平无奇的憨厚老仆,剧照给人一种喜感,最后却杀身成仁,留下一句,给少爷上酒。人。
太普通?关键戏份,他一个眼神你都信他是一剑光寒十九州。
第五个上品,刘佩琦饰演的李义山。
一个令徐凤年脱胎换骨的造王者,这位老戏骨演得,底蕴深藏。
第六位上品:杜玉明饰演的总管,仿佛从书里走出来一样。
最后一位:二姐徐渭熊,由文咏珊出演。相貌平平的英气才女,后四个字完美演绎,前四个字实在勉强。但,依然配得上一句上品。
再说几个高风险角色。
一是邱心志饰演的李淳罡。
不管谁来演这位“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的十年武侠第一配角,都是高风险,邱心志虽然曾是视帝,但角色类型偏文,且多数风度翩翩。
能否演出角色暮年的邋里邋遢,不拘小节和卓尔不群,留个悬念。
至少目前没看到最经典的挖耳抠脚。
二是于荣光饰演的王仙芝,睥睨天下的出尘气度,没问题,但人物正气中隐藏的一股邪性,留个问号。
最高风险的角色,新一代小花李庚希饰演的姜泥。
原著中“胭脂榜”前三的古典美人,美人确实,古典未必。与张若昀相差12岁的年龄差,也是风险之一,难怪已经有观众更看好张若昀和张天爱的二搭。
精彩角色,太多。群像演技,当然重要,演技好,观众才会觉得故事中的爱恨情仇是真的。
江湖之所以精彩,正因为有各色人等在这里。
因为雪中的江湖不是一个人的江湖,而是一群人的江湖。
成败:《雪中悍刀行》,今晚行不行?这点是关键
预告片中有一幕最是打动我,四个字:“小二,上酒”。
书迷知道,这正是小说开头&结尾徐凤年所说的话。
对于无数武侠迷来说,今夜,就是上酒的时刻。
要成为每个书迷心中那壶酒?难。但至少,应该拍出一个及格的武侠世界。
能不能成?至少,我看出了剧组的诚意。
看细节。
一, 兵刃铠甲。
相比许多武侠剧中主角兵刃的塑料感,《雪中》每个人的兵器质感十足,北椋军的兵器看起来就很有分量,江湖人士也各有各的设计风格,老黄,南宫,湖底老魁,每一种武器都让人有兴趣去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因为兵刃即性格。
二,武侠打斗。
本剧导演宋晓飞是摄影师出身,曾参与掌镜《一代宗师》的他,镜头当然有电影感。
但胜在,不卖弄。
画面构图和调色非常美,最美的,则是武打。
剧中开场的几场水墨画般呈现的古风武侠打斗,已经是不仅仅为了调动观众的荷尔蒙,同时也在制造一种打斗的意境。
有节制的慢镜头,也让这场打戏轻重缓急凸显出来。
招式路数,一丝不苟。
无论是场景,动作设计,还是镜头语言,都非常细腻、流畅、行云流水。看似是在对打,但其实也拍出了角色之间的,恩怨情仇。
这些都是《雪中》低调的用心。
用大量细密的针脚,不动声色地编织出一副武侠江湖画卷。
它不单单是在讲一个故事。
更要给观众和人物悉心构建出一个群体,一个环境,甚至一个虚拟的江湖。
故事看似是在写江湖斗争,其实始终是在写人心。是快意恩仇潇洒外壳下挣扎和复杂的人心。
什么是武侠史诗?
不是时间跨度长,出场人物多,场面够大就是史诗。关键在于,能否在人物性格里种下一粒种子,看剧情在雪中开枝散叶,看他在同命运的抗争中,走向预设的终点。
人心才是永恒的史诗。
毫无疑问,剧集将有很大把握成为年末爆款。
当年的《庆余年》,同样是年末登场,也成就了该剧年度播放量冠军。
但我对《雪中》真正的期待却不仅于爆款,更在乎品质。
成败关键,在于武侠二字。
何为武侠,不是笑傲江湖已成仙的王霸神话。
而是承认命运的脆弱,江湖的虚妄。却为了一个承诺,一个信念,依然果断地奔赴。
真正的武侠有一种很难总结的东西,可以叫做“江湖气”,也可以是少年气。
剧集可以是商业的,也肯定是要迎合受众、追求收视的,但却有这一股少年气在,就不算辜负人们的一番等待。
这要求对国剧太高了吗?若是它来,就不高。
今晚,坐等风雪起,好戏开场,看到人心旷神怡,忍不住喝一句——小二,上酒。
那才是武侠顶流,年度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