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新剧《沙漠之光》开播,仅4集拿下13个冠军,剧情越看越过瘾
最近几年口碑最好的国剧是什么类型?
答案不用多想:主旋律大剧。光是最近两年,评分破9分的国产剧有四部,全部都是主旋律剧。
但观众近年对主旋律剧印象的改变,是从哪一部剧开始?每个人情况不同,但我敢说很多观众,都会说出同一个答案:《大江大河》。
2018年,在孔笙导演的镜头凝视下,宋运辉那倔强的眼神,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观众由此发现,原来主旋律剧不仅有意义,还也可以这么有看头,可以那么动人。
去年年初的一部《山海情》,又再度刷新了很多观众对主旋律剧的认知,豆瓣9.2,代表着观众对这部场景真实、情感真挚的好剧的认可。
发现没,观众爱看的这些优秀主旋律大剧,都有着共同的艺术特点,就是剧集骨子里的那股劲,因为我们对这个国家的崛起有最为切身的感受,所以那些刻在故事里的真实,让我们对主旋律剧感同身受。
不需要狗血极致的剧情冲突或炫目耀眼的华丽特效,剧中那些最广大老百姓最能体会到的真情实感,就足以感人至深。
当然,这些优秀的主旋律剧,还有最直接的,一眼可见的特点,比如不是央视播出,就是几大卫视联播,而几位主演过多部主旋律好剧的演员,也成为观众信心最直接的保障,比如王凯。
如今,又有一部主旋律大剧,有可能接过“剧王”的称号,延续主旋律大剧口碑。
同样是多家卫视联播,同样汇聚了国内最优秀的一批演员,它就是最近在浙江、江苏、东方、广东卫视联播的《我们这十年》。
作为一部单元剧,白百何领衔的第一单元《唐宫盛宴》开局惊艳,
白宇帆主演的第二单元《热爱》感人肺腑,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第七个单元,王凯袁弘领衔的《沙漠之光》,终于登场。
仅播4集,收视率轻松破1,
截至目前,全剧已经拿下13个电视剧播放量日冠,播放量破3亿,口碑和收视,双炸。
那么,这部剧有没有可能达到《功勋》的高度,又会不会压过《大山的女儿》《人世间》,成为今年口碑第一的“国剧剧王”?
一起沿着灿烂的阳光,听着非洲当地的小调,去沙漠,找答案。
1、“一带一路”故事不好讲,但这部剧的“破题”角度,让人眼前一亮
所谓沙漠之光,讲述的是中国建设者陈宇(王凯饰)远赴北非某国,和该国人民一起建设绿色清洁能源基地,改善当地生活环境,取得美好共赢的故事。
新时代“一带一路”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却并不好呈现。
大多数观众都没去过北非,对当地的现实并没有清晰的认知,所以对剧集的要求,也更严格起来。
既要精彩地展现出建设光伏电站的过程,又不能太过浮夸煽情,既要展现光伏电站对当地人的巨大影响,又不能有半点拖沓,毕竟整个章节只有四集。
从无到有,从茫茫沙漠到沙漠之光,才有故事感,这也是题材本身自带的情节魅力。
好在《沙漠之光》选取了犀利的角度破题,通过当地留守少年哈桑的视角,仅用一集的篇幅,就把“沙漠”刻在了观众心里。
这片沙漠,是真的壮美,在这片世界上的最大的沙漠建最大的光伏电站,是真的了不起,也是真的难。
进入沙漠的陈宇和宋迪文,至少要克服三道坎,这三道坎,每一道都不好过。
第一道,是什么都缺。
导演用一场戏,将这种“缺”的无奈和艰辛,展现得入木三分。
故事开场,陈宇的车被当地的车辆堵在路上——沙漠还有堵车?原来是当地到镇上接人的老爷车,刚好挡在他们车辆的前面,而茫茫沙漠,只有一条勉强算路的小路。
被逼无奈,司机狂按喇叭,立刻被陈宇拦下——“苏布拉喜欢安静,这样没礼貌”。苏布拉是谁?是这片沙漠的名字,一个细节,中国建设者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全出来了。
过不去怎么办?陈宇只能强行从侧路“超车”,结果没开多久,duang,车陷沙堆里了。
陈宇赶忙下车,手里举着手机,一路往沙坡上猛跑,找信号参加自己召集的集团视频专项会议。
好不容易跑到高岗上,信号有了,却被领导批评迟到两分钟,“我不听借口”,而他立马扶着直不起的腰,喘着粗气一通输出。
领导让他别急,先喝口水。陈宇眯着被强风沙吹得睁不开的眼睛说,“对,水,今天我要反映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缺水。”
原来,建设工作从一开始就面临巨大困难。原因嘛,归根结底两个字:沙漠。
剧中没有直观展示沙漠建设有多难。
但通过陈宇的描述,侧面反映出了建设条件的恶劣:缺水、缺设备、缺专业技术工人,缺信号,缺交通,“我都不知道怎么按时完成任务。”
事急从权,陈宇只能一开口,就向集团要权。
在当地招工,需要用人权。建设处处要钱,需要财权。
集团领导当机立断,都给他,但也下了死命令:必须按时完成光伏电站建设任务,一天都不能迟。
一场沙漠里的奔跑,一场全程被风沙吹得睁不开眼的汇报,既展现了建设条件的艰难,又把中国建设者的坚定,刻画地真实有力。
其二,是入乡随俗。
沙漠,给人的第一个感觉的,当然是土。
而且是「土到掉渣」。
没有一个角色的脸是完全不沾灰的,但到底有多土,最好有一个新的进入者,带观众感受一下。
这个“倒霉蛋”就是袁弘饰演的宋迪文。
本来可以升总监,他却偏要申请来这里做项目经理,还不等手伤好,就买了飞当地的票。
结果刚到地儿就吃了瘪:企业的车都去拉设备了,谁去机场接他?开场挡住陈宇车辆的老爷车。
除了一张欢迎宋迪文的大纸,一个热情的司机赛义德,要空调没空调,要速度没速度,还要到小镇上接上当地村民一起走。
好不容易到地儿洗个澡,泡沫刚打上,水没了。
恃才傲物的技术专家?现实先喂他吃一嘴沙漠的土。
建光伏电站也没想象中简单。
宋迪文来到当地第一件事:重新勘测,所有数据都信不过,必须自己亲测一遍。
设备怎么办?找陈宇,“24小时之内,必须给我弄到。”
测完就完事了?整个工区,全部根据最新勘测数据改变打桩深度,全部返工。
返工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当地监理立刻找上门,如果解释不清楚,视同违约,入乡随俗的艰难,瞬间就溢出屏幕了。
其三,争取人心。
光伏电站是建在人家的土地上,当然必须争取当地人民的支持。
陈宇事必躬亲。他深谙,用真心才能换真心。
可事情没这么简单,有场戏是:夜色中,一位当地人形色匆匆,来到镇上亲戚的家中,开口就问——“你知道中国人要建电站吗?” “知道啊,中国人很了不起,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没关系,你忘了我是卖什么的吗?”
卖煤油灯的。
接下来,一场关于光伏电站建设会带来环境污染的谣言,在当地传开,就连村长,也听信了谣言。
陈宇要怎么说服对光伏电站毫无概念的当地村民?
当一腔热血,进入利益的沙漠,如何迎来绿洲?
《沙漠之光》,沙漠是题面,“光”是题眼,正因为艰难,才更显出中国建设者的不凡。
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必须完成。
看上去难以说服的人心,终能打动。
剧集宏大的命题,也随着情节展开被慢慢展现了出来。
剧中不止一处情节,展现了当地民众生活条件的艰苦,少年哈桑,连双运动鞋都买不起,但帮助当地,和当地共赢,不是往沙漠里浇水。
那只能解一时止渴,但不治本。
双赢的目的,应该是让沙漠深处中放出光芒。
怎么做到?靠——人。
2、袁弘入戏,王凯惊艳,连群演都恰到好处,这剧演技真不赖
主旋律大剧,向来最考验演技,也最出演技。
《沙漠之光》最大的难度在于,演员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用精准的表演塑造人物,打动观众。结果,在这样的环境中下,反而间接逼出了演员们最高水准的表演。
第一位值得一赞的,是王凯。
这几年,王凯的经典角色不少,尤其是主旋律大剧的表演,令人印象尤为深刻。
但陈宇这个角色,与过往不同,没有几十集的篇幅将角色成长娓娓道来,必须尽快铺展出角色弧光。
怎么演?千人千面。
对不同的人物,展现不同的反应,从而塑造出角色的不同侧面。
比如,面对刚到来的高水平刺头儿下属。
陈宇怎么做?刚中带柔,先给态度。
对方提出以后早上4点开工,早开工早收工,避开高温,采纳。开展专业培训,采纳。
可当宋迪文说嗨了,立刻怼回去一句,“我是总监还是你是总监?”
立刻把对方镇住。角色干才的一面,有了。
面对当地人,又是一面。
在当地搞建设,需要当地群众的支持,要平衡的是利益,要抚平的是人情世故。里子和面子,一个都不能少。
王凯的表演,有理,有利,有节。
“要相信我们的阿拉伯朋友。”但,该守的规矩,必须守。
面对孩子哈桑,又是另一面。
剧中陈宇两次救下哈桑母亲留给他的小羊。
给哈桑送羊的时候,哈桑家拿出最好的食物羊奶酪,但陈宇哪吃得惯这个,闻了一下便皱起眉头,刚打算假动作混过去,。
就被哈桑疑惑的大眼睛盯住,只好硬着头皮塞进嘴里,瞬间来了个痛苦面具,最后还对哈桑比了个大拇指。
王凯用了一种极放松又生活化的方式演绎这一段,角色温柔的一面,也有了。
而当人物拿出巨大的魄力,决定顶着被撤职的压力,给光伏电站建设高规格排水系统,那一刻,王凯眼中闪耀着光芒,一个排除万难的中国建设者形象,瞬间就立起来了。
第二位,是好久不见的袁弘。
虽然好久不见,但袁弘基本没变,不管是棱角分明,立体的五官,还是一如既往有张有弛的演技。
宋迪文这个人物,恃才傲物,有傲气、真性情,但在专业光伏领域,是绝对的专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整个公司懂光伏的一个半人,研究室的四位专家加在一起,顶半个,他自己是一个。
这种角色演得不好很容易惹起反感,容易装。
袁弘却演得又放松又可爱,和总监提建议的时候,身体语言松弛,但眼神锐利,语气斩钉截铁,自信又直率。
但刚刚还在总监面前吆五喝六,
看到对方反怼,立马清醒过来,谦虚地来一句“这只是建议嘛,建议——你采纳”,袁弘台词的重音掌握,简直是让人笑不活了。
但在工作时宋迪文就正儿八经,一段工地培训说的专业又通俗,袁弘的表演把角色说服力都演出来了。
这个角色很可爱,但也不好搞,尤其是解决问题时,就是不按规定办事,固执地认为自己每次兵行险着,最后都是对的。
结果干出了先斩后奏、去村里偷水等许多让陈宇头疼的事迹,这都让人物的性格愈发立体了。
第三位,是朱颜曼滋。
从《暗恋橘生淮南》里的白月光,到本剧中的质量管理员黄公,朱颜曼滋充分展示了自己绝对是这届小花中的演技潜力股。
这种女强人角色国剧女星演得好的实在是不多,不是智商不在线,等着男主拯救,就是过于狂拽酷炫,走路不看路,开口就怼人。总之,没什么说服力。
而她换上简单的妆容,简单的低马尾发型配上白色T恤,专业强,脾气倔,讨喜又干脆,有个性又不至于让人反感,拿捏相当到位。
有场戏是她去质问追求她的宋迪文为什么私自改变打桩深度,
宋迪文一句话声音大了点,她就委屈地反怼:你吼什么呀!
但一转身,替宋迪文解决问题的,也是她。
我尤其喜欢她看宋迪文培训的那场表演,嘴上说“他就爱显摆”。但那种喜欢,又不想让对方看破的情绪,都写在她的眼神里。
主角个个都给力,演啥桑的小演员、演萨义德的演员,就连群演演技也在线,这部剧的表演质量,当然差不了。
3、“走出国门”的主旋律大剧怎么拍?《沙漠之光》打了个样
这两年,是“主旋律”剧的春天。
而“主旋律”本身,又包含众多题材类型。
但故事“走出国门”的主旋律剧,到底怎么拍?之前还没个概念。
太过深沉,容易压抑,而过于轻巧,又承载不了厚重的主题。
《沙漠之光》,本身的剧作结构就十分讨巧,以一个北非当地小男孩的视角出发,去展现一座光伏电站的诞生,以及对于当地的改变。
故事确实“土味十足”,但它越土,反倒越好看。
和某些开了十级磨皮美颜滤镜的国剧相比。《沙漠之光》所呈现的一切,都近乎真实。
剧集改编自真实的埃及光伏电站建设案例,虽然受疫情影响只能国内取景,但剧组搭建的3000平米的棚内场景,完整展现了北非小镇、小镇、沙漠公路、光伏电站,异域风情和阿拉伯风味满满。
剧组还邀请了将近200名外籍群演,所以观众追剧绝不会有看景的感觉,而是仿佛跟随主角置身沙漠小镇,因为场景有着当地独特的时代味道和生活气息。
吃不惯的当地特色山羊奶酪,高温干旱天气导致的皮肤病,以及生活用水的短缺等等,都让剧集更接地气了。
除了真实,还有趣。
过去很多主旋律剧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苦难叙事」。
但在《沙漠之光》这部剧里,艰辛曲折不是底色,建设者的奋进与拼搏才是底色。
所以,剧中加入了很多喜剧元素,用轻松幽默的基调去呈现故事。就比如宋迪文强烈要求陈宇找找钻孔机完成勘测,陈宇只能带着同事 ,在当地好友赛义德的帮助下,在镇上寻找,结果一路上都被当地朋友热情友好的接待,每到一个处都被要求合影,从一开始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到后来日益娴熟,连当地合影的口语都张口就来。
还有宋迪文和陈宇暗戳戳的叫板,也为剧情增添了不少笑点。
最后,虽然光伏电站建设艰辛异常,但其实它处处离不开“沙漠之光”的浪漫。
诗意的写实主义这一点,和《山海情》很像。
在写实的基础上,两部剧都没有忘了点缀诗意。
只不过一个发生在咱们的黄土高坡,一个发生在北非的浩瀚沙漠。而最贫瘠的地方,也有着最壮美的风景。
每次镜头拉到大全景,那种粗粝苍凉的沙漠之美,都直击人心。
带来了剧情之外带来的附加感动。
整部剧中,这种浪漫又无处不在。尤其两个极度“浪漫”的片段,我最喜欢。
第一段,是小型光伏电站终于投运。
中国建设者和当地人民一起围在夜色降临的院子里,万事俱备,陈宇开始倒数54321,然后推开电闸,光亮忽然照亮了整片沙漠。
那一刻,我的眼泪真的夺眶而出。妈耶,中国建设者太牛了。我的祖国,太牛了。
第二段,则是光伏电站遭遇了当地多年难遇的强降雨。
虽然已经完成了排水管道,底层仓库还是要赶紧转移。可是就这些人手,来得及?
这是镜头给到了留守少年哈桑。
在此之前,哈桑的父亲在外打工迟迟不寄钱回来,爷爷生病,他自己一次次看着心爱的小羊差点被卖掉。
每一次,都是陈宇把羊救了回来。
因为中国建设者不把自己当作只是在异国他乡工作的人,而是把自己当作苏布拉人民的朋友,出门,帮朋友,但中国还有一句话:出门,靠朋友。
正因为以心换心,关键时刻,哈桑敲响了村长家的门,所有的村民都赶来帮忙,
磅礴大雨中,中国人,苏布拉人,所有人,扛起设备,向着同一个目标奔跑。
夜色中,所有人都仿佛看沙漠中的一缕光。
这一刻,剧的主题再次升华。
哈桑只是当地许多孩子的一个缩影,而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意义,也不只在清洁能源,它最大的意义,永远是人。
大结局的时候,陈宇又要去北非工作了,结果接到北非朋友哈桑的电话,让他给带臭豆腐。
当两个国家人民的心被打通以后,整部剧的格局也彻底打开。
它揭示了沙漠之光照亮的,不仅是夜色,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而是人与人的情谊。
《我们这十年》讲述的,都是这样独立的小故事。短小精悍,意义非凡。
从《大江大河》到《山海情》,再到《大山的女儿》,已经给主旋律剧走出了一条路,而这部《沙漠之光》让观众看到,这条路,越走越宽。
有继承,也有发扬。
和那些打动人心的 主旋律大剧一样,这些故事依然是以中国发展的波澜壮阔作背景,以个人的喜怒哀乐作前景。
《山海情》有山和海,《大江大河》有命运的江河,《沙漠之光》里,光伏发电站带来的是光,沙漠里的真挚的感情是光,人们的奋斗力量更闪闪发光。
江河入海流,山海自有情,而沙漠里能发出光,这样的民族和国家,当然值得期待。
我们的下一个十年,当然值得期待。
而能拍出这种感觉,说明《沙漠之光》成了,《我们这十年》,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