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卫视第一,口碑却惨遭滑铁卢?王志文真的不该被一星吗?
还记得《黑冰》《青瓷》这些经典悬疑剧吗?
它们质感出色、尺度惊人,一个个暗黑名场面接连出现,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
而这些剧集中都有一个核心演员——王志文。
无论怎样破尺度的剧情,什么高难度的角色,只要他一演,就有嚼头,有意思。
而近几年国剧最明显的翻车事件,当属悬疑剧跌落神坛。
《隐秘的角落》等几部悬疑剧相继大爆,将观众的期待值无限拔高。
可惜接下来的国产悬疑剧,也逐渐陷入某种创作瓶颈,剧情了无新意,演技表现平平,预期爆款接连扑街,即使收视热度不俗的也常常高开低走。
难道悬疑剧再也搞不出新意思了?
恰在昨晚,又有一部新的国产悬疑剧开播,不过在悬疑前面,还加了两个字——医疗。而在主演名单中,我又看到了那个名字——王志文。
王志文参演的医疗悬疑剧?抱着谨慎期待的态度,先刷一集看看,却结结实实被「震撼」到了。
什么情况?王志文的角色,第一集开场3分钟就下线了?这戏还怎么演?
好奇心上来了,一口气刷到第六集,越看越过瘾。
别的观众什么感受?一看收视,爆了。
北京卫视仅播两集,酷云0.4,达到近期该台电视剧收视新高,直接冲上卫视收视第一。平台热度也不弱,一晚飙上飙升榜第一。
再看评论,评价两家分化。
有一星,有五星。
一星,直接开怼—
“王志文第一集就下线了?那还看个啥”。“医疗剧怎么整的跟谍战剧似的。”
四星五星呢?偏偏就好这一口——
“第一次看带点悬疑的医疗剧,很有新意。”“第一集氛围感满满,电影质感,值得追”。
这好家伙,悬疑剧整出了新悬疑——
到底是王志文、张志坚、江珊等一票老戏骨都带不动两个新人男主和医疗悬疑剧这种新类型?
还是国剧顶级老戏骨带着新人,为国产悬疑探路?又打开一扇门?
01 王志文第一集3分钟就下线,一死一生,却让我瞬间入戏
故事开场,就是一张观众最熟悉的脸。
谁?王志文。
他饰演的,是第九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丁学坤。
这是怎样一张脸?一张疲惫、焦虑、憔悴,心事重重的脸。
镜头一转,镜子的脸,变成镜子外的脸。
他背过手,环视自己的中医办公室,看到了桌子上两张珍贵的合影,一张,是丁学坤
的儿子丁远志与其徒弟韩西林少年时的合影,另一张,是两人长大后的。
他的耳畔好像响起了两个生命中最亲密的人的声音:“师傅”“爸”。
他的脸上笑了一下,但笑到一半,面部肌肉又重新绷紧。
他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电视上播放着球赛,但他无心观看。
氰化钾静静地摆在桌上,他冷静地举起针筒,将氰化钾注射入自己的身体。
画面是那么的冷静,人物脸上没有任何情绪,中药的香气还在屋子里萦绕,屋子的主人却已撒手而去。
悠扬的大提琴配乐中,画面氛围,升起一个大大的“疑”字!
这是进度条才走到3分钟,气氛忧伤,情感浓郁。
而下一个镜头,却是他的徒弟骑着摩托车,奔驰在蒙古大草原上。
一个男人口吐白沫倒在地上。
韩西林提着药箱赶到,手脚麻利地在男人头上扎下了银针,又为男子放去了手指上的污血,一条危在旦夕的生命就此挽回。
不得不说,这个开场,有点想法:一死一生,一个醒来,一个从此不再醒来,“医者”的故事,就此拉开大幕。
王志文的一个凝视,也引出了本剧的两位男主:亲儿子,爱徒,一个远居国外的西医年轻代表,一个被逐出医院,在偏远的草原磨练中医技艺。
而正因为他的离奇身亡,这两个他最亲的人,最终将聚在一起,找出真相,完成传承。
可以说全剧第三分钟开始,王志文就只会出现在回忆段落,但一个顶级戏骨,就算只出场三分钟,也已经足以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这个故事里。
这就叫入戏。
02 老戏骨拼演技,一场葬礼就立住4个角色
虽然王志文是本剧中鹤立鸡群的存在,也是观众追剧最大的理由,但并不意味着,导演手中只有这一张牌。
实际上,故事开场不久,就迎来了一场演技盛宴。
镜头一转,丁学坤的葬礼。
镜头挨个扫过丁学坤生前的同僚——第九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医生们的脸。
所有人中,只有张志坚饰演的他生前的师兄面露悲切,江珊饰演的院长则是一身黑衣,静静立于墓前悼念。
而其他人,却已经开始聊起了医院的八卦。
神经外科的老大戴主任首先开腔:我们的院长平时心高气傲,这次却主动邀请一个年轻医生到我们医院来,我觉得挺怪的。
看似八卦,实则眼神里却写满试探,一个词足以形容此人的状态——心机深。
刘佳饰演的神经内科主任则淡定一句:听说远志在瑞典已经当上主刀医生了。
轮到张志坚饰演的神经内科副主任开口了,皱着眉头,心事重重:这院长招揽远志,恐怕看中的不止是他的留学身份。
接着微微一笑,“他毕竟是老丁的儿子嘛,我觉得也算我们九院的人了。”
可是神经外科戴主任一摇头:不是因为他是我们九院的子弟,而是咱们院长对老丁的死,心存疑惑。
画风在此一转,悬疑中令人脊背一凉。
刘佳立刻来了一句:戴主任,说话注意言辞。空气中,顿时充满了火药味。
这时影像科主任一句话挑明医院内部格局:您不用生气,戴主任这几个月想当副院长已经想疯了吧。
气氛越来越僵,仿佛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直到一阵脚步声惊起枯黄落叶,江珊饰演的院长走到众人面前,轻轻一句:走吧。
这时镜头变成大全景,悼念的人群跟随院长在秋风中徐步向前,镜头对准他们的脸,观众却看不透他们。
神经外科主任的“张扬”、刘佳演的神经内科主任的“城府”、张志坚角色的“低调”,都被鲜明显现。
所有人都各怀心思的人,每个人看着都不简单,每句话好像都带着深意,队伍不好带。
而江珊在车上的一段台词,则进一部引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看来,咱们需要招揽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啊。
看上去,招揽人才,是为了实现与瑞典医学界的合作,但院长是否还有别的目的?
葬礼过后,丁学坤的一个儿子一个土地,两个中医、西医的青年俊杰,就这样一同被院长给招揽了进来。‘
但接下来两人在墓地上的一段对话,却显示两人入院的目的并不同:儿子,为医学,根本不相信父亲的死是意外。
徒弟,却是为了师傅,入院目的只有一个:找出师傅去世的真相。
到这里,故事的大幕已经拉开,而一场葬礼戏,演员们就完成了一幅九院神经内科主要医生,也是本剧的主要配角的集体素描。
不得不说,这场戏,把人物形象立得很稳。
03 张力、悬疑、情感,这故事有点意思
老戏骨演技给力,但一部医疗悬疑好看与否,“剧情抓人”很关键。
前六集《促醒者》看下来,剧情的高节奏也不得不提。
故事开场,编剧就用满满的戏剧冲突,抓住观众眼球。不仅信息量密集,还做到了繁而不乱。
这得益于一条明晰的主线——
徒弟要揭开师傅身死之谜。
同时穿插不同的病例,主次结构的呈现方式下,围绕着这条主线,各方人马展开周旋。
两条线同时进行,又相互关联,多个层面的戏剧冲突随之产生。就引出了大量的人物与线索。
第一层,就是剧中中医西医代表人物的较劲。
贯穿前六集,两位男主一入院就火星撞地球,双方见招拆招的场面比比皆是。
而一场针对全国著名的滑雪健将谭淼淼的治疗,则直接将双方的较劲挑明,而医院里的各方力量,也开始暗流涌动——
患者陷入昏迷,院长要求让她在九院醒来。
擅长西医的“丁学坤儿子”主张立刻手术,避免带瘤生存。
擅长中医的“丁学坤徒弟”则主动请缨:两周,对患者进行促醒。
故事在此点题:促醒者。
但故事一分一秒过去,接近规定时限了,患者并无半点苏醒的迹象,各种压力,纷至沓来:患者家属,要求立刻手术。
重要领导,直接打电话给院长,催促治疗进度。
院长在压力下要求提前手术,却被一场内部投票阻扰了决定。
然而铡刀在此已经摆好:如果到期患者没有苏醒,韩西林必然要离开医院。
这么大的局,怎么破?
剧集给出的答案是……相信中医。
而破局的关键,就在于女二无心的一句,引出的“干佩兰”和“鲜佩兰”。
怎么破的,不说,但结果是在提前手术前一秒,患者醒来,男主破局成功,也拿到了事先约定的,院长手中的师傅的抑郁症医学记录。
问题是:该信吗?
第二层,就是医院内部的暗潮汹涌。
由丁学坤的死,又牵出了丁学坤寄给韩西林的医疗笔记、医院各大科室的主任的内部纷争等。
而至关重要的,就是王志文在闪回戏份中,江珊和张晞临两位老戏骨反复提到的——化瘤丹的改进方案,还有,就是针对丁学坤的一封匿名举报信。
很明显,这两件事,就是丁学坤自杀的导火索。
有人一定知道些什么,问题是,到底是什么?
第三层,则是主线之外,一则则动人的医学案例。
前六集中,已经出现了三个案例,小小的神内科却浓缩了人世间各种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比如,在第一个小故事里,谭淼淼母亲56天的守护让母女化解了两人之间的宿怨。
第二个故事,那个听话的小神童小山,因为亲生父亲拒绝露面迟迟得不到治疗,反倒是继父和他的对话,一次次打动人心。
第三个故事,一个渐冻症患者从医院神秘消失,背后却是一对情侣的真情。
在悬疑故事线高速前进的同时,每个病例带出的支线故事则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每个故事都或多或少能戳到观众的共情点。
在主线和支线的交错并进中,新的悬念和线索就出现在每一个出现的角色里。
比如,一个年轻医生带出的有关丁学坤死亡之谜的关键线索,丁学坤死前交给他的神秘字条——“救我”。
一个想要自杀的人,怎么可能提前准备好“救我”的字条?老丁到底和谁“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一切都带给观众拼图般地沉浸感。
整个故事网,编织得愈发绵密。
不到最后一刻,难以逼近真相。
04 悬念感十足,“老丁之死”引领剧情主线
不得不说,编剧很会。
虽然王志文戏份有限,但他的角色却带出于满满的剧情悬念。
贯穿全剧,多处悬疑设定吸引你往下看、并往下猜——到底老丁是不是自杀?如果不是,凶手是谁呢?
从医院众人的反应来看,人人都有疑点,人均成为潜在疑犯。
比如院长,看起来最没有可能。
可是从她种种布局的表现来看,她到底是真的悲伤,还是只是在装,真的不好说。
再加上她对化瘤丹的过分在意,更让角色疑点重重。
再下来是张志坚饰演的丁学坤的好友兼师兄。
按照悬疑剧规律,越亲密的角色,嫌疑最大。
“副”字的头衔下,他活得小心翼翼。
几次欲言又止的背后,预示着他的过往,似乎隐藏秘密,再结合王志文的那段台词,更像是对一个极亲密之人的怒斥,那到底是不是他?
嫌疑人只有这些?
这张牵连广泛的大网里,每个人似乎都被牵连其中,每个主要配角与丁学坤的死,好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得不说,一部医疗剧在编剧的操作下,确实变成悬疑剧了。
而除了老丁之死,故事中还埋下了别的悬念:
比如,他留下的医疗笔记,为什么寄给徒弟,而不是儿子,只是因为他偏爱徒弟这么简单?
还有,他最后时刻给一位年轻医生的书里面还有夹层,里面到底是什么?
大悬念引出小悬念,小悬念套着大悬念。
故事,就这样令人欲罢不能。
05 演技有保证,已有2人演技征服了观众
从演员阵容来看,这部云集王志文、江珊、张志坚等老戏骨,虽然才开场,但目前已有至少2名演员秀出了一流演技。
第一位,王志文。
他饰演的全剧灵魂人物丁学坤,这次的演技关键词是:举重若轻。
过去在《过把瘾》、《手机》等主角剧中,王志文基本是从头演到尾,就算是《叛逆者》,他只是配角,独角戏也还是很多。
所以王志文的剧,他的存在感都极强。只要他一开口,就有一种莫名的强大气场,能瞬间带你入戏。
但这一次,他的戏份那么少,还能演好角色吗?
答案是,一个不会演戏的流量,50集全拍他也没用,而真正的老戏骨,哪怕一分钟,塑造一个角色,足够。
在前六集非常有限的戏份里,王志文的表演也是一样收放自如。
尤其是面对徒弟和儿子,他演出了三种不同的父爱。
对亲儿子,他的态度是严厉的,因为传承三代中医世家的任务要交给他。
儿子越是对中医没兴趣,他越是加倍严厉地敲打。
严父姿态瞬间显现。
面对听话又能干的徒弟,王志文则将温情父亲姿态演了出来。
在带着少年时的儿子和徒弟学中医时,他望向徒弟的眼神,充满着温情。
在一番对亲儿子的无奈训斥后,他轻轻来到徒弟耳边来上一句:今晚有红烧肉吃。
他是把徒弟当儿子养大的,这份仿佛父爱的情感确实藏不住。
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王志文又换了一种方式演父亲。
那望向照片的眼神,既有温暖的回忆,又带着满满的不舍。
一个角色,三种父爱,老戏骨发挥真的太稳健了!
除了王志文之外,还有一位老戏骨的演技也值得点赞。
那就是扮演神经内科副主任王恒之的张志坚。
过去的张志坚演的什么角色?
从《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民的名义》中的一方诸侯、育良书记,到不久《底线》中的张院长,《冰雨火》中的张大队,张志坚的演技自然没得说,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演的人物各个气场十足。
但再看这回这位王副主任,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对比之前的说一不二,反差感强烈到你不敢认。
丧礼那场戏,他默默擦拭眼泪,看上去真的很“动情”。
但一场和韩西林的对手戏,他就演出了角色的本性:强烈鼓励这位师弟爱徒重启对化瘤丹的研究。
他到底是心系医学,还是另有目的?必须说,太有看点了。
其他老戏骨,各个不简单。
《过把瘾》中和王志文的组合令人过目难忘的江珊,这次饰演了不怒而威的院长,说话轻声细语,时刻霸气外露。一个眼神,蕴含丰富内涵。
《你好,李焕英》中温婉动人的国家一级演员刘佳,过去在《任长霞》《戈壁母亲》中,饰演的全是温柔女性。
这一次,演的却是一个外柔内刚的角色,所有人唯院长马首是瞻,唯有她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好一个厉害角色。
还有张晞临的角色出场不多,但一场劝老丁的戏里,演技层次感十足,表面句句委婉,实则内藏刀锋。
相比之下,挑大梁的两位男主,周大为和在天才基本法里饰演花卷纪江的王宥钧, 表演用力过猛,时常咬着后槽牙演对手戏,老实说拉低了剧集的质感。
反倒是演女医生的陈昊蓝表现清新自然,远比双男主过分用力的表演让人舒适。
06 争议:剧集不完美,但我仍要力挺
所以这到底是不是一部好剧?
一方面,这肯定是一部制作考究,用心制作的医疗悬疑剧。
视听语言上,不乏 让人惊喜的风格化镜头,光影交错,非常有特色。
第一个案例中多次出现的时钟特写,医院内主要角色的调度,伴随鼓点急促的音乐,远近景有节奏地切换,都将紧张感有条不紊地铺垫。
剧集把视角对准医疗题材中的神经科,以一条迷雾丛生的悬疑主线,创新性串联起多个医疗案件,透过一个个离奇古怪的疑难病例,既让观众看到了诸多社会医疗背后的普通人群像,试图将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融入其中,背后能看出主创的用心。
但是瑕疵也很明显。
比如悬疑线和医疗线难以完全兼容,悬疑线需要强节奏推进,而医疗故事需要有张有弛,所以有观众感到剧集的节奏有些分裂,悬疑节奏刚起来就被带跑。
还有对中医的呈现,目前还无法说服所有观众,尤其是剧集的关键——促醒。
该剧故事其实改编自真实案例,背后也有知名医院的医学支撑,但真实的案例拍出来,给观众的观感也可能过分神奇。到底怎么让中医的奇妙完美融入剧情,令观众既瞠目结舌又心服口服,显然是巨大的挑战。
但,我依然坚持,瑕不掩瑜。
在剧情悬念拉满、人物塑造丰满等优点下,这部信息量满满的《促醒者》可看性不低。
非要在今年的悬疑剧中,选出一部突破之作。最有可能是它。
不难发现,近年国产悬疑剧,形式上的“内卷”在加重。
《重生之门》的高科技盗窃;《回廊亭》大量旁白的文艺片手法、《罚罪》无穷尽的反转……
布局的思路和技巧确实越来越新奇。可始终难以抵达真正的“人心迷局”,内容上也难以新意。
《促醒者》是有野心也有瑕疵的作品,我相信这也是一向选戏极其严格、从来不演人情剧的王志文,愿意来剧中“打酱油”的原因。
医疗悬疑剧要为国产悬疑剧开路,很难。拍好中医,也很难。
可若是今天,我们用“为悬疑而悬疑”、用“老戏骨托不住新人”把它一巴掌拍死。
那明天呢?
想想看,你是否真的愿意。看到我们的创作者越来越习惯待在安全区里“岁月静好”?
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给那些敢于冒险突破者,更多的鼓励。
不过也要小心,别在找到突破的洞口之前,先把观众的耐心耗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