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哭!我断言:这部“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电影,会很快火向全国
何为好电影?
最近有个答案,打动了我,“就算悲剧也能让人感受到希望”。
就在今天,说出这句话的导演,一部新片上映了。而这部电影,正是对这句话最佳的诠释。
这位导演叫尔冬升,电影,叫《海的尽头是草原》。
影片作为北影节开幕式开幕影片登场的时候,主演陈宝国说起这部电影的拍摄心路时,曾说起自己在草原上的一幕,“我演的人物得了重病,他站在空旷的草原上,满天星斗离得特别近。苍穹之下,人是那么渺小,但他感受到的爱是那么博大。” 那一刻的陈宝国,无比动容,泪湿了眼眶。
对于这位演过无数好戏的老戏骨来说,这部电影的“后劲儿”,就像草原上的马奶酒一样,有点足。
而好的电影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给观众的“后劲儿”也特别足,令观众看完之后久久难忘。
有人被打动,“看完有一种直达内心深处的暖意,真情动人!”
有人直抒胸襟,“看完好想去草原啊。”
还有人总结,“我们永远需要这样温暖的电影。”
巧了,他们把我看完电影后心里的话,全说出来了。
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说过, 最好的戏不是观众跟着你一起流泪,也不是表演结束后观众给你报以最热烈的掌声,而是观众在走出剧院后,能带着一份沉甸甸的思考。
这句话,当然适用于电影。而《海的尽头是草原》,就是既让观众跟你一起流泪,也让观众思考、回味的电影。
影片动人在哪儿,又戳心在哪?走吧,一起去海的尽头,去草原深处,找答案。
1、“三千孤儿入内蒙”,没想到尔冬升这么拍
港片导演中,最擅拍人物情感和温情故事的,非尔冬升莫属。
但很多观众应该想不到,他这次拍的故事,竟是——“三千孤儿入内蒙”。
1960年,南方受灾严重,出现大量无依无靠的孩子,来自上海、常州等地保育院里的孩子们,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内蒙古,与淳朴善良的牧民们组建了新的家庭,仅1960年内蒙古就接收了超过3000名孤儿。
这就是“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由来。
当年留下一句话:“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历史让人感动,但那么多孩子们,如何适应当地的生活,几十年中,他们经历了什么,又过得怎样,我们无从得知。
尔冬升敏锐地抓住了这段故事“留白”,拍摄了这部电影。
看影片之前,我以为影片会采取宏大叙事,但没想到的是,尔冬升导演却从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去讲这段历史:“妈妈让哥哥找妹妹”。
伟大故事的落地,回到了小人物的视角。看似宏大的叙事,有了平易近人的表达。
片中有两位母亲——一位是在南方的妈妈(王楚然饰),
另一位是在草原上的额吉(马苏饰)。
而故事的戏眼,是她们共同的女儿——杜思珩。
她当年被人们叫小毛巾,是因为她经常拽着一条小毛巾不撒手。
那是母亲留给她的唯一念想。上面绣着她的名字。
她一直记着,和生母有个约定:等给哥哥治完病,母亲就会来接她。
但实情却是:家里养不活两个孩子,只能把身体弱的养在身边。身体弱的,是哥哥。而杜思珩被送入儿童福利院。
许多年后,当年的南方妈妈已经患上阿兹海默症,但她心心念念的,还是那个自己一生再未能见上一面的女儿。
她曾孤身前去寻找,却没找到,如今年近古稀的哥哥杜思瀚(陈宝国饰)背负起了这份重担,远赴内蒙古大草原,寻找妹妹。
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寻亲故事吗?
母亲和哥哥要解开的,是一辈子的心结,故事背后,也映射出一代人的悲喜。
很多观众一开场就被影片营造的故事氛围给打动,因为“逼真”的时代感也是影片的底色。
这种逼真,体现在影片的故事里。
比如在上海福利院里,一群孤儿正在狼吞虎咽吃东西,身后的工作人员却眉头紧锁。“与其这样一趟趟把物资送往南方,不如直接把孩子接来内蒙古。”
这种逼真,也体现在对历史中人物心灵的还原。
这些“国家的孩子”历经艰辛,才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但身体饥饿之外,心灵创伤更像是干柴堆砌。一丝火星,就可爆燃。
但没时间心理缓冲,就在“嘟嘟”的汽笛声中,一路奔向远方。
要以怎样的博大宽广,才能承载着一颗颗忐忑的孩子们的心,让孩子们慌乱的眼神,安静下来,这才是真正的故事。
观影时,我彻底沉醉。因为细节真的太生动了。
如果导演没有对历史深入地调研,即使再有才华也绝不可能拍出这样的临场感。
我想给尔冬升率领的剧组送上敬意。
越宏大的故事,越难拍。
早在2019年,他就组建团队开始前期筹备工作,多次到内蒙古采风,不仅阅遍所有文献资料,还走访多位“国家的孩子”, 心中抱着一个念头, “三千个孩子背后就是三千个家庭,就是三千个故事,我们用一部电影讲述其中的一段离散,讲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真情的故事。”
演员被尔冬升带去剧组苦练蒙语,马苏更是全程用蒙语表演,需要骑马的“小毛巾”罗意淳和王锵等人都学会了策马奔腾。
这一切,只为呈现真实的环境,真实的历史。
最终,影片与尔冬升昔日的写实风格完全不同。而是从未有过的柔软细腻。
整部片子更像草原上的微风吹起,没有特别大的戏剧冲突推着你走,而是不知不觉带着观众,进入故事,春风化雨地将厚重的大历史融进这个小小的故事里。
这种静水深流的拍法,却让故事和历史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
「艺术要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整部影片就在这种真实与艺术创作之间,对这句话,完成了恰到好处的诠释。
2、那段历史,没想到拍得这么动人
当然,光有“逼真”远远不够。
要让影片真正动人,就必须让观众在有限的观影体验里进入无限的历史,听到历史时空中那些旷野的风,感受到那些当年飘在天空的云,看懂那些故事里的人。
怎么拍才动人?
这份动人,可以源自于,让草原,“开口说话”。
电影分成了两条故事线,一条是哥哥在寻找知情人中,一步步探寻妹妹当年走过的路。
从遥远的的上海,到风光迥异,辽阔广袤的草原。
导演尔冬升就像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画框」,将历史从陈宝国饰演的哥哥手中的相册上的照片,重新变得鲜活,鲜亮,仿佛带着观众,跟着当年妹妹的视角,一起活过一回。
从镜头进入当年辽阔的蒙古草原开始,画框就亮起来了。
平静如水的镜头设计下,观众跟着孩子们一下车,看到的就是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原和蒙古包。
还有雄鹰、骏马、小马和小羊。
内蒙古人民劳作的忙碌中,透露出静谧和淳朴的美感。
草原人民淳朴的笑脸中,孩子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而倔强的杜思珩的目光,从眺望远方,逐渐落到脚下的土地上。
画面里,她会一个人骑马,去找准备出任务的草原上的侦察兵“父亲”。
遇到沙尘暴,就像父亲教她的那样,蜷缩着身体把头闷在草里,等沙尘暴过去继续前行。
曾遭遇狼群,当一头又一头野狼出现,目露凶光,冲她猛冲过来时,她的蒙古族哥哥带着一群草原兄长骑着骏马而来,勇斗恶狼。
群狼奔袭的恐怖,漫天黄沙的壮阔,策马奔驰的勇气,都被融入画面里,尔冬升用最朴素的镜头将草原美学发挥到了极致,观众与其说是看电影,不如说是看「一幅幅流动的草原风情画」。
我敢说,对于草原不熟悉的观众,看完电影,不可能不爱上那片土地,还有那些英姿飒爽的,草原上的人。
而导演也用这些画面起到了浓缩情感的作用,如何表现让孩子们重拾希望呢?
不是用口号式的台词,而是用美丽的草原,用蒙古族妈妈的慈爱目光,用孩子露出的笑脸。
原来,草原,真的会说话。
这份动人也可以具体的,比如影片中的台词。
片中一句话,突出了当时的内蒙古人民对孩子的珍视,“这是国家的孩子,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收养的”。
而陈宝国以讲述者视角复原历史的那句,又画龙点睛:“有时候,一眼就注定了一生的缘分。”
“小毛巾”的草原额吉萨仁娜,丈夫是民兵,因为要执行任务长年在外,亲生儿子那木汗,小时候因为高烧烧坏了嗓子。
蒙古包里,大家争相领养孤儿。当她一眼看到杜思珩,就认定了一辈子的缘分。
哪怕孩子一次次逃跑,也终有一天会接受这个蒙古族家庭的爱,并将自己的爱反馈到草原。
这些最朴实的角色,有时候却突然会化身“哲学家”,说出一句充满哲理的话,比如额吉在一场巨大悲剧后说的,“人和动物各有命数”。
这些台词,就像一方温和的药引,当时听来没什么,当故事演完,却在回响里振聋发聩。
这种动人当然还出现在剧情里。
表现女孩如何从逃离到在内蒙古扎根,尔冬升用三段剧情,拍的明明白白。
一是童趣。
话题很重,但影片拍得很轻。本来是个苦情的故事,观众却因为孩子们的天真而彻底被治愈。
一开始杜思珩不会说蒙语,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法说明白。南方孩子,吃不惯草原食物,所以偷吃冰糖会两眼放光,吃到鸡蛋会开心地笑,必须有厕所才愿意方便。
而草原上几个哥哥最爱逗她,逗完妹妹又帮她去找珍贵的毛巾。
总是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二是母爱。
女孩像一只受了伤的小兽,逃离背后,是她说不出口的委屈。
额吉都明白,她将女儿的汉名写在了随身带着的小册子上,跟女儿一起去课堂,学习杜思珩汉名的发音。
一步步走进孩子心里,没有太大波澜,观众却看得“惊心动魄”。
三是吃食。
在家里,额吉看到掉在桌上的奶豆腐渣都要捡起来吃掉,而当“小毛巾”好不容易退了烧,她做了珍贵的奶豆腐,掰给小毛巾一大块,结果碗被她一下打翻在地——“难吃”。
一转头,父亲从部队带回几个鸡蛋,杜思珩吃时那叫一个美。
但你再看哥哥那木汗,先是放在鼻子边闻闻,再硬着头皮咬一口,立马吐了出来。
也是因为,“难吃”。
女孩一次次逃离背后,其实是风俗与文化隔阂在显影。
它提醒我们,海与草原、上海与内蒙古的不同。
但杜思珩最终留在内蒙古,为什么?因为全片最大的泪点——一位上文提到过的重要角色的死去。
可以说全片攒了一个多小时的劲儿,在那一刻被导演突然轻轻抖落了,观众累积起来的情绪瞬间爆发。最起码,我是彻底憋不住了,看到那儿眼泪哗哗地流。
就算我走出影院,那场戏的画面和情感也会如潮水般涌进心头,一遍遍让我感到心痛和难受。
原来不知不觉中,这个角色和女孩早已成了彼此生命中的火柴。
相濡以沫的情感,被赋予了最动人的质感。到最后,又带着燃烧自我的壮烈。
然后,一颗反复出逃的心,就此彻底安定。
没有人心是铁做的,只要你愿意将它们放进土里,锲而不舍地浇灌它,包容它。
总有一天,它会迸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3、陈宝国演技炸裂不奇怪,没想到小演员也如此惊艳
打动我的,还有演员们,这些表演都是如此质朴入心,与影片浑然一体。
不得不提的是陈宝国的表演。
其实戏份不算很多,但陈宝国的演技感染力,牵起了一整个故事。
当他看着相片陷入沉思:“那些往事,这一辈子也忘不了啊!”你就跟着他,踏上了这场寻亲之旅。
当他抽丝剥茧一般演绎出对妹妹的思念与愧疚,观众也像是懂得:这个老人是如何与折磨了自己半辈子的羁绊是共处的。
最圈粉的角色,一定是王镪饰演的草原上的哥哥那木汗。
那么朝气蓬勃,那么牵动人心。因为语言的缺失,他把所有的爱体现在行动上,虽然全程几乎没说话,但少年的心却像草原上的湖水,清澈见底。
还有尔冬升兑现诺言,从综艺《演员请就位2》里带来的选手,马苏、王锵、王楚然、曹骏、丁程鑫,有一说一,个个合格。
特别要提一下马苏,不光全程用蒙语表演,饰演的萨仁娜也是影片中年龄跨度最大的角色。她和杜思珩的关系由几乎是单方面的宠爱到和后者成为真正的母女,马苏的表演准确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微妙变化,更演出了草原母亲的宽容与慈悲。
特别要提一下马苏,不光全程用蒙语表演,饰演的萨仁娜也是影片中年龄跨度最大的角色。她和杜思珩的关系由几乎是单方面的宠爱到和后者成为真正的母女,马苏的表演准确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微妙变化,更演出了草原母亲的宽容与慈悲。
阿云嘎饰演的父亲有着一种军人的正气,对孩子又那么温柔,是个真汉子。
阿云嘎饰演的父亲有着一种军人的正气,对孩子又那么温柔,是个真汉子。
而曹骏饰演的小学教师特别加了一些白头发,加了一幅眼镜。那场给残疾孩子送拐杖的戏,很动人。
当然,还有饰演“小毛巾”的罗意淳,又美又灵,真的是未来可期。
片中还启用了很多非职业的内蒙古演员,饰演百岁老额吉的奶奶,以及结婚场景里的牧民都是真实的草原牧民。
而几乎让观众以为是非职业演员的——杜思瀚回忆往事的几位老哥哥,其实是由巴音、巴森等金牌配角饰演。
还记得金轮法王和成吉思汗吗?
这选角,真是绝了。
4、没想到,历史可以这么温柔,草原的天空这么美
影片给许多人的感受是,后劲极大。
因为电影很美,但它没有刻意美化。只是自自然然地将一段现实童话稳稳种到了你心里。
看到最后,让你的眼泪完全止不住。
这是我觉得影片最温柔的地方。
电影虽然讲的是一段遥远的往事,传达的却是任何时代、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的——爱。
这其实是一堂人人该学的爱的教育课。
对于“小毛巾”来说,被母亲送走是一生的执念,所以她想方设法也要回到上海,亲口问问母亲。
但在重新拥有爱她的家人之后,这份执念放下了。
她会依然想念上海的家人,但可以不再纠结了,因为还有承载她的草原。
到最后,历史的悲欢因为人性而温柔,因为草原的天空广阔无垠。
没想到,一个港片导演,会以这样的形式,拍出一部王炸。
影片讲述故事的方式是克制的,流露的情感却像草原一样广阔。而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对于观众来说,历史书上简单的一句话,铺展成为影片中一个温暖的故事。
可以告诉你,这趟寻亲之旅,暗含着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也是影片的最后一幕,带给我无穷的感动。
不剧透,但能说的是,故事说到最后,故事中两位母亲所有的苦尽终究转换成甘来。
而历史终究在草原开出了耀眼的花,岁月细水长流,演绎出一段凡人的史诗,让人重温那段历史的同时也感到温暖的力量。
“三千孤儿入内蒙”已被写进历史,透过影片回望,依然能够发现它藏在最底层的力量:大海辽阔,草原无垠,冬去,必定春来。
对于观众来说,走进电影院,满足的,不仅仅是我们对好电影的期待。
更是对人性坚韧的理解,当大结局那种直接经受大草原洗礼过的饱经风霜的生命力汹涌而来, 你会觉得内心也变得草原般广阔。
这或许就是温暖的力量。人生中的种种缺憾不足挂齿,因为抬头是普照大地的太阳,脚下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世界将我们的心肠变硬,温柔的好电影,又把我们的心肠变软。
爱让故事中的主角走了那么远,而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爱的辽阔,跨越山海。
而海的尽头,是草原。
和你爱的,爱你的人,一起去看看这部电影吧。它值得。